前兩天賽咪在「訂房的押金篇」收到了一位讀者的提問,於是我想把「信用卡預先授權」這個觀念拿出來單獨講講。

不過這個議題牽涉到銀行的操作上,如果有錯請不吝指正!

 

在訂房的押金篇中曾經拿糖果的比喻來說明,現在我在教剛入行的新人時我還是用這個比喻。

(想當年會創這個比喻,是剛好碰到過年,櫃台上擺了一堆糖果)

銀行給你的信用卡額度就是你的糖果,假設銀行告訴你,你可以擁有200顆糖果(20萬元信用額度),那麼你的最高可用額度當然就是200顆。

然後你到飯店訂房住宿,房租費用是30顆糖果。

飯店會先請銀行押住你這其中的30顆糖果(或稍微多一點點),雖然你知道你可以動用200顆糖果,但飯店這邊不知道你到底有多少顆,為了證明你真的到時候退房可以如期給飯店30顆糖(搞不好你已經把糖果吃到剩下10顆了,那到時不就給不出來了嗎),飯店就會用這個機制把30顆糖果押住,保障自己能夠得到30顆糖。

(下圖:「信用卡預先授權」就是將你口袋裡的糖果凍結一部分保留給我們,但是糖果仍在你口袋裡)

預先授權.jpg

而這時候飯店得到這30顆糖果了嗎?還沒。飯店只是請銀行把這30顆暫時扣押,不要讓你吃得太開心,把這30顆也吃掉,導致我們半顆糖也收不到。

等到最後退房了,飯店就可以像銀行申請把這30顆糖給撥下來,那麼飯店就能吃到糖果了。

 

這是一則糖果的比喻。你或許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銀行可以幫飯店先扣押這30顆糖果?

我在超級市場工作、在電影院工作、在餐廳、在百貨公司工作........我們怎麼都不能讓銀行幫我們扣押糖果?

 

因為信用卡預先授權並未開放給全部行業。能使用「預先授權」這項功能的,除了旅宿業之外,還有租車業、郵輪業.......等等。

而我們這些行業都有這些共通點:

1. 交易期間較長,不像一般購買行為,一拍即合、銀貨兩訖。住宿業短則住一晚、長的有一個月(本飯店還有一住住了差不多兩年的例子);例如飯店業的房間就是商品,所以你等於是一邊在使用商品的狀況。

2. 無法計算正確交易金額。一般購買行為,買了什麼東西就是多少錢了;這些行業卻有可能面臨當你在使用商品時可能造成損壞、或是額外費用(超時)......等等。

就以上這兩點,這些行業實在沒有辦法在你開始租用時就先結帳。

你可能會說,為什麼不行?我去租車的時候還不是先把我要租的天數算好金額,就先刷掉了?有的時候住飯店還不是就先把房費刷掉了?

您這麼說也沒錯。有些飯店的確會先把房費刷掉,但是如果不向客人做「信用卡預先授權」這個動作的話,那實在很難保證當你默默退房時,房間裡的東西沒有造成損害,或是你還有其他在飯店裡的消費沒有結清;租車業當然也會怕你把他的車撞凹一個洞,或是乾脆把車子開走不還。

 

提到「預先授權」,就會有「授權」這個動作。

信用卡這種塑膠貨幣剛推出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特約商店用的是一台「刷卡機」:

螢幕快照 2016-06-15 06.07.15.png

(照片取材自網路)

這東西還真的名符其實的是「刷」卡機。特約商店要先拿一份可以複寫的三聯單,我記得是白、紅、藍三聯,然後把你的信用卡墊在底下,上面那個大大的把手拉過去「喀拉」一下,就會把你信用卡上凸凸的卡號拓印到三聯單上。但是這樣刷卡程序就完了嗎?還沒。

特約商店一定要打電話到他的「收單銀行」去請求「授權」---

(「我這裡商店代號是12345678,信用卡號4511444444445678,有效日期0111,檢核碼100,金額NT$5000,請求授權?」)

一旦得到收單銀行核准的授權碼之後,商店會把授權碼抄在三聯單上,才能讓你簽名。

簽完名之後白聯給你、紅聯商店存根、藍聯是請款聯。

 

那個年代因為還沒有現在這種透過電話線或網路線的現場連線機制,所以都要這樣人工一筆一筆去向銀行取得授權;「授權」就是得到銀行批准這一筆交易在持卡人的信用額度之內,特約商店等到事後請款時會確保被核撥這筆款項。

(下圖:特約商店「銷售」示意圖,把糖果吃掉)

銷售.jpg

「授權」動作其實就是再把你信用卡裡的「糖果」押下來;「請款」才是把糖果給拿來吃掉。

像上面我舉的例子,商店請求NT$5000的授權,銀行如果核准出授權碼,那麼商店就被確保這NT$5000元會到自己口袋;

因為當年無法現場連線結帳,所以一般銀行都會要求特約商店在一週之內請款(這是我記得的),以免授權(被押住的糖果)被自動釋放,導致商店請款失敗(吃不到糖)。

現在科技發達,所以現行的刷卡機都可以直接與收單銀行連線,刷卡操作人員只要刷卡(或插卡),並輸入金額,就可以直接連線到收單銀行處得到授權,並且也可以在當日結帳請款。

於是很多人都忘了我們平常在刷卡,還是有「授權」這個動作的,只不過一般的交易行為中商店取得授權的同時,就完成了交易。

(請你去翻一下你任何一張刷卡單,上面一定有一行「授權碼」,是吧?沒有唬你吧)

 

一般信用卡交易,比如你去書店刷卡、去買一張演唱會的票、買高鐵車票.......這些都會很快速地連線授權,並且完成交易。這個動作我們叫做「銷售」(Sale)。

「銷售」的這種一般授權和預先授權不同之處是:一般授權是特約商店請求授權多少金額,就實際請款/撥款多少金額;預先授權是提讓特約商店請求授權,日後可以在這一個額度裡面撥款/請款小於或等於這個額度的金額。

 

這樣解釋完,應該可以一口氣回答一些問題:

1. 我被飯店「預先授權」,那麼會收到帳單嗎?不會,因為這雖然是個交易行為,但是只要特約商店沒有請款的動作,你就不會收到帳單。

2. 我在國外被飯店「預先授權」,那麼會被收國際交易手續費嗎?或是有沒有匯差?不會,因為只要特約商店沒有請款,就不會有國際交易手續費,也更別提有匯差產生。

(對了,國際交易手續費都是以單件交易的百分之多少來算的,既然沒有被商店實際請款,自然也無法知道實際交易金額是多少錢,那怎麼能算其中的手續費呢?)

3. 我被凍結20顆「糖果」,那我是不是也無法吃到這20顆糖?。就是不讓你吃20顆糖,這20顆「暫時」屬於特約商店,但只要他還沒請款,這20顆糖果都還在你的口袋裡,只是你不能吃。

4. 我被凍結20顆糖果,如果商店也不需要吃(或是他只要一部分),那什麼時候會還我?不一定。下面賽咪要回答。

 

如果你被押了20顆糖果,結果飯店只需要這20顆之中的15顆糖或是根本一顆都不用,那糖果什麼時候還你?

答案有點血淋淋,若賽咪這樣告訴我櫃台前面的客人,應該又要被客訴了........

信用額度什麼時候還給你(或稱解凍、釋放),那要看你在銀行的信用好不好

 

賽咪在櫃台常常碰到客人退房很久了又打電話或寫Email回來表示他當初被預先授權的額度並沒有被釋放,不斷抱怨飯店一直佔用不放!

通常我們都要苦口婆心講很久,結果客人還是不懂。他就覺得他被押著的20000元沒有被放出來,「完全」都是飯店的問題。

 

我先來用一張圖表說明飯店(特約商店)與銀行與消費者(持卡人)之間的關係:

螢幕快照 2016-06-15 06.36.10.png

事情比你想像的複雜,是嗎?一般人都覺得路徑應該是「持卡人-銀行-商店」,為什麼上圖出現了兩個銀行?

在信用卡交易的世界裡,消費者/持卡人與特約商店之間卡了兩個不同的銀行,一個叫做「發卡銀行」,另一個叫做「收單銀行」。

 

舉例來說,賽咪今天拿著這張國泰世華銀行發行的Costco聯名卡去威秀影城買票看場電影。

IMG_2793.JPG

國泰世華銀行是賽咪這張卡片的「發卡銀行」;但是國泰世華並不一定會是威秀影城的「收單銀行」。

發卡銀行很好理解,「收單銀行」簡單來說,就是威秀影城的請款銀行。

很奇怪吧?!大家覺得威秀去請款的對象應該是國泰世華才對,怎麼會是另一個銀行呢?

事實上,回到上面那一張流程圖:特約商店只會與他的「收單銀行」請款、核帳......還有一些有的沒的業務往來,不是直接找發卡銀行。

同樣的,賽咪繳信用卡費,也不用跑去找威秀影城的「收單銀行」;我收到的帳單,會是國泰世華(也就是我的發卡行)寄來的一份我當月所有消費的帳單。

如果我們繳信用卡費要直接找「收單銀行」,那我豈不是每次刷卡,還要問一下對方「請問你們收單銀行是哪一家?」然後每個月繳帳單竟然會是一件東奔西跑的大工程。

你想想,如果特約商店直接找發卡行請款,全台灣有多少家銀行會發行信用卡?我還沒提到國外的呢!如果威秀影城直接找「發卡銀行」請款,那他要對數十萬家全世界的銀行,是要搞死會計部嗎?

所以你繳費是繳給發卡銀行;商店和收單銀行請款。收單行撥款給商店後,也會和發卡銀行請款。所以中間是一串的「請款、放款」流程。

 

說了這麼多我們繞回來「信用卡預先授權」取消的部分。如果商店不需要用到預先授權的額度,那麼商店必須「取消」授權。

流程是:商店發出取消授權申請-->收單銀行接受申請,並再發還發卡銀行釋放-->發卡銀行釋放額度-->持卡人的信用卡又恢復額度。

 

被凍結的額度要被釋放,會和銀行內部對持卡人的信用評價有密切相關(中間還牽涉到聯合徵信機構)

簡單來講,你有沒有辦法償還債務,對發卡行和收單行都有一定的風險。如果你信用評估很差,那麼就算特約商店這邊提出預先授權取消的申請,但是中間的兩家銀行都仍然有權把那筆額度繼續佔押,直到銀行們覺得沒有風險了才會釋放

所以你問我我被預先授權的額度會什麼時候才放出來?賽咪很難告訴你。

據賽咪服務的飯店的收單行表示,對於信用很好的用戶,在收到商店提出取消申請後,有些最快在兩個小時之內就會被釋放;大部分平均在3天左右。

如果是國外卡則會久一點,因為台灣與國外對於風險評估的程度不同,所以台灣的收單行或許已經批准取消,但請求到發卡行時,又得重新面臨一次風險評估。聽說國外卡釋放額度平均要花一週半~兩週左右。

中國發行的銀聯卡則最久。如果讀者們也跟賽咪一樣在飯店裡工作,應該很常收到中國住客的詢問,說他們的預授權額度怎麼都不放?!

因為中國在國際聯合徵信機構的風險評比中,算是償債風險很大的國家,所以預授權被取消的時間,往往長達一個月(甚至以上!)

賽咪打從進了飯店業以來,到底釋放額度要放多久,從前輩那邊一路口耳相傳有的說一周、有的說兩周、有的說15天、有的說10天.......莫衷一是。

現在知道了,信用卡被占住的額度到底會花多久的時間被放出來,並不一定。不過賽咪猜,之所以我的前輩們會有10~15天的說法,應該是最常30天與最短1天的中間值來的。

而如果要讓你被凍結的額度盡快釋放出來,最有效又直接的辦法(絕對不是去飯店或銀行吵):

趕快把你的信用卡帳單繳一繳就會放出來了。

因為繳清信用卡帳單的動作,等於是你告訴銀行「我的償債能力沒有問題」,自然銀行對你的風險評估降低,那麼他就沒有必要繼續凍結你的額度。

 

現在終於知道為什麼了,卻又不能直接挑明「啊你就信用不好才會卡那麼久放不出來啊!活該!」是不是很痛苦阿?

至於你要怎樣包裝這個話術,那就是我們這些專業服務人員的功力了。

 

 

接下來是飯店從業人員可能會問到的問題:

1. 如果飯店用「交易補登」的方式結帳會不會比較快將客人的額度放出來?不會。理由同上。「交易補登」不管你是否用盡預先授權的全部額度,或是只用其中一部分,對於銀行來說,都必須等「交易完成」才會將剩下的額度釋放。而銀行所謂的「交易完成」就是指「你已經把帳單給繳清了」。

(註:「交易補登」或稱「預授權完成」、「Offline」,是指從被凍結的額度內用掉額度全部或一部分,就是凍結了30顆糖,但是商店只從裡面吃20顆糖或是30顆全拿走。如下圖)

預先授權完成.jpg

2. 「交易補登」客人的預授權和直接銷售,再另外取消客人的預授權哪一個比較好?這是每家飯店SOP不同,賽咪不予回答。

預授權取消另外授權.jpg

不過以上面這一張圖示來看,如果飯店不用掉客人的預先授權(就是上面第一題的「預先授權完成」)而另外銷售(Sale)帳單金額,然後再取消掉預先授權..........

這樣看起來會佔兩筆:第一筆當然就是你銷售掉的帳單金額;另外一筆就是那個沒有被用掉的預先授權。那麼上面已經回答過預先授權釋放的流程了,所以可以自行權衡哪一種方法對貴飯店來說比較好。

 

 

最後,消費者,也就是持卡人,要怎樣確保自己的預先授權額度不會被一直佔著呢?當然,如果你的信用卡額度很高,或者是你根本就是美國運通黑卡等級,可以完全不用在乎;我想大部分消費者還是很在乎的。

第一,你可以在入住的時候,主張使用現金作為押金。至於現金押金的部分,可不可以拿等值「外幣」來押,這每一家就不一定了。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本國貨幣一定可以作為押金使用。

第二,如果在入住時已經使用信用卡做「預先授權」,你可以在退房結帳時要求「預授權完成」,也就是從你被佔的額度中「使用掉」結帳所需的金額。

第三,維持良好信用。

 

希望本文能夠對身在飯店的同業、或者是開放使用「預先授權」功能的行業的從業人員有所幫助;也希望對於想要知道自己的信用卡到底在飯店是怎樣被使用的消費者有所幫助喔!

當然,如果有銀行從業人員發現本文有誤漏之處,也歡迎指正!賽咪會很虛心受教的~~~~

 

 

 

arrow
arrow

    賽咪服務小尖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