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威尼斯,在大家看得到的華麗面具之下,還藏了好幾段的黑歷史。

歷史歷史,當我們在看歷史的時候,已經是在回顧了。不管那段是「曾經的美好」還是「不願回首的過去」,感覺上都有那麼一點事後諸葛的感覺。

 

2016年好萊塢出了一部片,由丹布朗所寫的知名同名小說改編,叫做「地獄」(Inferno)。這部片賽咪曾經在另一篇寫佛羅倫斯的文(「地獄誕生的城市--跟著電影『地獄』逛天堂佛羅倫斯」)介紹過,前文就不多提;這部懸疑小說有一部份在威尼斯發生,當然電影也演了一小段(以下圖片截圖自該片畫面):

蘭登教授與外科醫師席耶納追查恐怖份子準備引爆的一場瘟疫到底會在哪裡爆發,於是跟著線索,從佛羅倫斯一路追查到威尼斯,鏡頭帶到威尼斯最大名鼎鼎的聖馬可廣場(從廣場上路人的衣著看得出來應該是在夏天,旅遊旺季的時後,還好賽咪不是在這段時間去玩,否則鏡頭照到的應該就是這樣黑壓壓的一片人海)

螢幕快照 2017-03-12 上午12.49.34.png

鏡頭再往前帶,帶到了聖馬可大教堂的正面。

螢幕快照 2017-03-12 上午12.50.08.png

這時席耶納看到這滿坑滿谷的人,恍然大悟:「想要發動瘟疫,應該會從這裡開始」

螢幕快照 2017-03-12 上午12.56.37.png

賽咪從維基百科上找了一張當年黑死病散播的GIF檔:(點我連結至出處

Blackdeath2.gif

很有意思地,黑死病從中亞爆發之後,是走海路進入歐洲的。不過也不需要太驚訝,在交通不便的年代,海運自然比陸運還快,畢竟歐洲有蜿蜒曲折的海岸線,能駕艘船直接從地中海走直線切過去,這樣大概就能理解了。所以,身為重要的海港城市,威尼斯自然變成這一場黑死病的「先鋒傳播站」。

所以湯姆漢克演的蘭登教授提了一下這段歷史。黑死病大爆發,搞不清楚狀況的威尼斯人,只好讓所有船隻在港口先停泊40天,當作檢疫。

螢幕快照 2017-03-12 上午12.57.07.png

螢幕快照 2017-03-12 上午12.57.19.png

14世紀的黑死病是真的。倒是賽咪最近在讀的一本小說,德國作家湯瑪斯 曼寫的「魂斷威尼斯」中也提到了一段威尼斯危機:

「好幾年以來,印度的霍亂就顯出擴散和遷移的傾象。......這種傳染病持續在整個印度肆虐,疫情異常嚴重,向東蔓延至中國,向西蔓延至阿富汗和波斯,並且隨著商旅交通的要道把災禍帶到了阿斯特拉罕,甚至帶到了莫斯科。當歐洲正擔心這個鬼魅會從哪兒經陸路來臨,它卻由敘利亞的商船經由海路攜來在好幾座地中海港口幾乎同時出現,......然而,在今年五月中旬在威尼斯,就在同一天,在一個船上工人和一個賣蔬果的婦人乾萎發黑的屍體上,發現了那可怕的弧菌。那些病例被隱瞞住了。」(引文自漫步文化2012年10月出版的「魂斷威尼斯」P.130)

關於「魂斷威尼斯」的這個疫病,我倒是沒花多少時間考證,反正魂斷威尼斯是個小說,小說很難說是真的;只是托瑪斯曼在六個世紀之後,選擇讓一場現代黑死病,再次從這個美得令人陶醉的地方上岸。

 

丟開這一段傷感的黑歷史吧。

 

如果我們把地圖拉遠了看,威尼斯在下圖的這個位置,也就是google紅色指標的地方:

螢幕快照 2017-03-12 上午2.22.40.png

 

賽咪特別截了這一段的地圖,其實有用意的。翻開歷史,羅馬帝國的疆域差不多就是這麼大(事實上如果到達鼎盛的話,還要再更往東邊延伸過去,不過賽咪找的是疆域忽大忽小的平均值)

羅馬帝國後來在西元395年又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這在我們中學的時候大概都上過課了;賽咪在上面的地圖用紫色線條劃分了一條大約的疆域圖,紫色線以東(右邊)是東羅馬帝國,另一邊則是西羅馬帝國。

後來的歷史我們也學過了。西羅馬帝國在還不到一個世紀的光景就被滅掉了(西元480年),剩下了東羅馬帝國。這中間當然又經過了一些西羅馬帝國後裔苟延殘喘,試圖光大中興的故事,不斷地與東羅馬帝國拉拉扯扯,所以東西兩邊的疆域在這一時期非常的混亂,有時往東邊移一點,有時往西邊移一點。賽咪在上面的地圖中,又用紅色線簡單地畫了個分界,反正東羅馬帝國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不斷地茁壯、併吞,然後疆域差不多就到那條紅色線那裡去。

 

現在再回來看威尼斯,那就真的覺得她的地位滿尷尬的了,她就在這兩個男人之間,一下被拉過來,一下被搶過去。當然,威尼斯她不會跑;他被東邊和西邊兩個勢力互相消長帥哥「包養」---剛開始是西羅馬包養著,後來西羅馬跑了,換東羅馬。

 

歷史讀到這裡,賽咪突然懂了為什麼在威尼斯可以看到這麼多不太像正統西方文化的元素。

 

看過很多的教堂嗎?我們大概都知道正常的天主教教堂應該是什麼樣子,但是威尼斯的聖馬可大教堂卻長這樣:

(下圖:夜晚的聖馬可大教堂正面)

IMG_1491.JPG

(下圖:白天的聖馬可大教堂正面)

IMG_1759.JPG

(下圖:鳥瞰聖馬可大教堂)

IMG_1717.JPG

(下圖:鳥瞰聖馬可大教堂的拱頂。拱頂上的「頂」是否與一般教堂我們看過的拱頂也不太一樣呢?多了一個洋蔥頭的造型。沒錯,這個洋蔥頭,就是拜占庭文化藝術)

IMG_1749.JPG

(同場加映:「正常」的天主教教堂拱頂的樣子,下圖1是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拱頂的模型,圖2是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

IMG_7952.JPG

IMG_7188.JPG

下面幾張圖是聖馬可大教堂正面拱門的照片。四座拱門上的券洞各自以繪畫敘述著1100多年前聖馬可的遺骸是怎麼從埃及運回來的。

IMG_1539.JPG

IMG_1540.JPG

IMG_1541.JPG

IMG_1542.JPG

IMG_1543.JPG

IMG_1545.JPG

下圖:很有趣的,是聖馬可大教堂本身。在聖馬可大教堂的拱門券洞上還畫了自己,很有畫中畫的趣味。再說,這個畫裡的聖馬可大教堂,如果不說,是不是以為看到泰姬瑪哈陵呢?是否充滿東方風味呢?

IMG_1546.JPG

IMG_1548.JPG

下圖:從「畫中畫」聖馬可大教堂的入口進入之後,遊客的視線會先被頂上金碧輝煌的拱頂給吸引過去。聖馬可教堂內部的壁畫作品,大多都用貼了金箔的馬賽克拼貼,所以內部十足雍容華貴。

IMG_1549.JPG

下兩張圖:是不是很有埃及味呢?附帶一提,埃及當時就是東羅馬帝國的一部分。

IMG_1550.JPG

IMG_1551.JPG

教堂內部非常精彩,很可惜內部完全禁止照相........下面幾張照片出自維基百科(點此連結出處

800px-Narthex_Markusdom_Schöpfung.JPG

1024px-Ikonostase2.jpg

Veneto_Venezia2_tango7174.jpg

Interno_della_basilica_di_san_marco,_venezia.jpg


 

 

待續..................

 

 

旅遊小資訊

聖馬可廣場位置圖:

螢幕快照 2017-03-12 18.18.48.png

螢幕快照 2017-03-12 18.19.11.png

聖馬可大教堂(紅色匡處)

入口:面向教堂最左側的拱門(地圖上紅色星星處),教堂正門及其他門不對外開放。

開放時間及票價:(因為有天主教節慶和禮拜的關係有點複雜,所以賽咪直接從官網上抓下來)

螢幕快照 2017-03-12 18.48.54.png

進入聖殿(Basilica)是免費的,不過如果要到2樓的教堂博物館需另外付費(成人五歐元,如上表)

須注意上2樓須爬一段非常陡的古老階梯,如果腿力或膝蓋不太好的人請斟酌。(下圖:超級陡的樓梯,通往2樓教堂博物館)

IMG_1567.JPG

另外,教堂博物館可以走上教堂大正面的露台上,也就是那四隻銅馬雕像的露台(如下圖紅色大框框所示的露臺。不用再另外付費到露台上)

thumb_IMG_1706_1024.jpg

IMG_1553.JPG

IMG_1556.JPG

IMG_1557.JPG

露台禁止抽菸!

不過戶外露台上的銅馬是複製品,如果對真品有興趣(或是有真品迷思的,像我)還是可以在教堂博物館看到那四匹馬。就擺在靠露台大門的旁邊。

另外,露臺也是個很棒的觀景台喔!雖然沒有很高,但是畢竟就在聖馬可廣場的大正面,所以可以一覽聖馬可廣場全貌,喜歡照相的人可以花個五歐元上去。

IMG_1563.JPG

(下圖:不用付錢就可以上露臺的不速之客)

IMG_1566.JPG

教堂內還有一個聖器室(Treasury,票價3歐),還有上面價格表中的Pala D'oro,裡面有雕刻非常精細的黃金屏風及聖祭壇,有興趣可以去看一下,兩歐。

注意:1. 聖馬可大教堂內部完全禁止拍照及攝影,而且工作人員非常多,奉勸遊客可以不用抱著僥倖心理偷照相,因為幾乎不可能。(所以也不可能發生「地獄」電影裡蘭登教授和席耶納偷溜到地下聖壇的狀況,黑洗某科寧ㄟ !)

2. 後背包或更大的行李是不可以攜帶進入教堂的;如果有,必須寄存在教堂北側的寄物處(賽咪沒有寄存,所以很抱歉沒辦法提供資料,但是官網上找得到喔!現場如果你在入口處被警衛看到你的包包過大,他也會叫你去寄存,所以也不用太僥倖.......)

 

聖馬可教堂官方網站:

http://www.basilicasanmarco.it/?lang=en

 

 

arrow
arrow

    賽咪服務小尖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