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在稱霸整個地中海的貿易市場後,可想而知的,國勢差不多已臻頂峰。

談到經濟,同為島國的台灣,在這一點上倒是心有戚戚焉。「有錢才敢大聲」聽起來雖然銅臭味十足,但以我們現在在國際間的立場,是否不難想像呢?

 

在國力達到一定程度的強盛之後,位居亞德里亞海最北端的威尼斯,雖說是窩在亞得里亞海的小彎彎裡,不過這也不啻為它對外的一道屏障;但如果以整個大地中海航線來說,他又可算是位置最中間的中繼城市。

東邊可以吸納著東羅馬帝國的商貿,繼而向歐洲內陸走陸販運。

(下圖:威尼斯得天獨厚的經貿位置)

螢幕快照 2017-03-15 19.16.56.png

本來威尼斯只是一個被拿來當成避難所的難民營,「四方來儀」(對於威尼斯,應該算是四方來「夷」或四方來「移」比較恰當)的結果,在文化上促成了融合,於是「潟湖文明」更加鮮明。

為了避免陸上的戰爭侵擾以及抵禦海中的海盜威脅,這個四方融和的島國強大了自己的海軍(當然,靠海生活當然發展海軍了,殊不見當初元朝東征完高句麗之後還想戰日本,結果被日本大敗,其主因就是因為草原民族不擅長海戰);強大了海軍,在海上就能順暢地貿易,於是也藉由國際貿易,讓這個小島武裝的更加無堅不摧。

 

在種種條件成熟的支持下,「威尼斯難民營」形成「威尼斯城邦」。

當然,既然已經形成一個成熟的政治體,那麼就會有管理階層來領導這個威尼斯城邦,或是,後來的威尼斯共和國。

而現在大家熟知的「威尼斯總督」也是個演化之後的結果。據賽咪查的文獻說,這位領導者,剛開始其實是東羅馬帝國所指派。

於是本來就已經因為東羅馬帝國的政治、經濟影響著的威尼斯,在其最高行政機構的表現上,更是彌漫著濃厚的東方色彩。

(下圖:總督宮外觀,從小碼頭廣場望去)

IMG_1766.JPG

(下圖:富有拜占庭風格的窗櫺,也就是洋蔥尖頂)

IMG_1767.JPG

(下圖:一旁的「紙門」卻以西方的哥德式風格裝飾)

IMG_1768.JPG

(下圖:東西交融)

IMG_1769.JPG

(下圖:拜占庭風格的石柱上卻有文藝復興時期的雕花)

IMG_1770.JPG

(下圖:這一側的立面整個都是拜占庭風格。此處為小碼頭廣場與聖馬可廣場的交會點,此立面之後就是聖馬可大教堂)

IMG_1771.JPG

IMG_1774.JPG

(從拜占庭拱廊往對面望去,是巴洛克風格的迴廊)

IMG_1775.JPG

(下圖:來到總督宮內側的庭院。如果不說這是哪裡,真的會以為此處是土耳其)

IMG_1778.JPG

(下圖:總督宮內側迴廊)

IMG_1779.JPG

IMG_1781.JPG

(下圖:總督宮二樓迴廊。此處就是總督宮博物館的入口)

IMG_1790.JPG

IMG_1797.JPG

IMG_1802.JPG

IMG_1803.JPG

IMG_1804.JPG

IMG_1805.JPG

(下圖:總督宮內有數個大大小小的「議會」,有的可容納百人,有的可容納數十人。想必當年在國勢鼎盛的時候,有不少決定都在此處拍板)

IMG_1806.JPG

IMG_1807.JPG

IMG_1809.JPG

IMG_1811.JPG

IMG_1814.JPG

IMG_1815.JPG

 

IMG_1817.JPG

 

IMG_1820.JPG

IMG_1822.JPG

(下圖:兵器廳。既然總督宮是最高行政中心,宮內必然會有象徵統帥權的武器展示)

IMG_1828.JPG

IMG_1829.JPG

IMG_1831.JPG

IMG_1832.JPG

IMG_1833.JPG

IMG_1835.JPG

IMG_1836.JPG

IMG_1837.JPG

IMG_1838.JPG

 

宮內收藏的武器滿豐富的,雖然賽咪不是武器迷,但是當下在那些冰冷的武器前,眼前浮現的是一幕幕中世紀的廝殺喋血。多少令賽咪不寒而慄。

IMG_1843.JPG

(下圖:總督宮曾經發生過大火,把整個宮殿都燒毀了。目前宮內還有這一處保留著被火紋身後的殘存濕壁畫)

IMG_1844.JPG

IMG_1846.JPG

 

(下圖:「大議會議場」(The Chamber of the Great Council)不只是整個宮內最大的一個議事廳,還是整個歐洲最大的一個「房間」。據說當年威尼斯共和國的年滿25歲的男性公民,不論其身份、功過及財產,都可以進入討論議事的,由此可見當時公民權的開放程度。不過在場的公民為數眾多,經常前胸貼後背,而且夏天的後大家汗臭味臭氣熏天。現在作為一個展覽廳,實在很難想像當年幾百民公民在此表達意見的場景)

IMG_1849.JPG

IMG_1850.JPG

IMG_1851.JPG

IMG_1852.JPG

IMG_1853.JPG

IMG_1854.JPG

IMG_1855.JPG

IMG_1856.JPG

IMG_1857.JPG

IMG_1858.JPG

IMG_1859.JPG

IMG_1860.JPG

大議會議場號稱最多能容納1000~1200人,我突然想到去年在佛羅倫斯舊宮裡頭的五百人大廳,當時看到也是挺震撼的,兩者相比不知道誰更震撼呢!?

(同場加映:舊宮Palazzo Vecchio的的五百人大廳Hall of the Five Hundreds。另外,在電影「地獄」裡,五百人大廳也是個重要場景。)

IMG_7554.JPG

 

象徵著統御權的宮殿逛完了,過個窄小的甬道就到了監牢區。統御與懲罰顯然密不可分。

(下圖:從富麗堂皇的議廳轉個小彎,就有個非常不起眼的小道,不過不至於錯過,因為它是參觀路線。)

IMG_1863.JPG

(下圖:這一條看起來什麼都沒有的白色長廊,如果不特別說,或許沒人知道,這就是整個威尼斯最重要的「大明星」景點!)

IMG_1864.JPG

(下圖:從長廊開的小窗往外看出去........下頭是河道,是否讓你猜到這是哪裡呢?!如果沒猜到,那你就嘆口氣吧............)

IMG_1866.JPG

(下圖:那條長廊就是嘆息橋的內部囉!當年人犯在宮內受審完畢之後,可以直接過個橋就能收押。不管知不知道這橋背後的意義,從這小窗看出去,外頭美麗的威尼斯河道,還是能激起遊人的一聲讚嘆吧!)

IMG_5839.JPG

(下圖:過了橋就是冷冰冰、灰撲撲的監牢了)

IMG_1867.JPG

IMG_1868.JPG

IMG_1869.JPG

IMG_1870.JPG

IMG_1874.JPG

IMG_1875.JPG

(下圖:有些牢房開放進入,讓你體驗一下「蹲牢」的感覺。只是當年一個牢房內不知道要塞多少名囚犯?房內也不見任何便溺設施,可以想見當年如果關滿犯人時的可怕景像)

IMG_1884.JPG

IMG_1887.JPG

(下圖:牢房區的走道如同迷宮一般。有時寬可以兩人並肩而行,有時只容一人。走道有時蜿蜒、有時起伏,雖然到處都有現代電燈照明,但是仍然感到壓迫。順著那些甬道走,會來到監牢區的中庭,一色的白大理石,即便能讓壓迫著的情緒稍微開闊一點,但四壁慘白,讓人仍然感到一陣淒涼。)

IMG_1897.JPG

IMG_1898.JPG

IMG_1900.JPG

IMG_1902.JPG

IMG_1903.JPG

(下圖:在牢房區好像無止盡迴旋的走道中迷走,快要受不了時,趕快找到回宮殿的路。過了嘆息橋,又看到溫暖的宮殿,頓時感到鬆了一口大氣!)

IMG_1912.JPG

 

(下圖:宮殿/牢房就僅隔著這一道小門,中間連結著一道長約10公尺的嘆息橋。生與死的距離,是不是跟這個距離一樣?)

IMG_1914.JPG

 

 

威尼斯人在成為富甲一方的經濟體之後也驕橫了起來,所以威尼斯商人在外的名聲也沒多好。

比如,賽咪在前文提到12世紀初,東羅馬帝國為了將勁敵諾曼人從愛琴海諸島趕走,於是讓利給威尼斯,承諾威尼斯若能擊潰諾曼人,則威尼斯商人將可在東羅馬帝國自由貿易。

後來威尼斯人把諾曼人趕走了,「依約」在東羅馬帝國自由貿易;不過威尼斯人把方便當隨便,開始驕橫地在東羅馬帝國各處大肆貿易,黑海等等各主要港口都停滿了威尼斯商船,財大氣粗的威尼斯人在各地幾乎像螃蟹一樣橫行。據說當時東羅馬百姓們,各個提到威尼斯人無不恨之入骨。

或許這些以海運起家的威尼斯商人,並沒有忘記他們已經深植在基因裡的水手個性,或是,他們把當時他們防禦的海盜也加入在他們的性格裡;為了在瞬息萬變的海相中生存,他們只好不拘小節,卻橫衝直撞而無禮。

 

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是中國所深信的一套,威尼斯盛極一時,衰敗當然也不遠矣。

約1345年,14世紀中葉,來自亞洲的黑死病大爆發。黑死病來源有二說:一說來自喜馬拉雅山山麓,一說來自死海。

不管從哪裡來,東羅馬帝國首當其衝;而在東羅馬帝國橫行罷道的威尼斯人,當然直接受到感染。

且不論威尼斯人是否就是將黑死病帶到歐洲去的「帶原者」,至少他們為了賺錢而在地中海和死海之間穿梭,把病原一起「貿易」過去,也是說得通的。

(下圖:威尼斯聖母安康大教堂,Santa Maria Della Salute)

IMG_2485.JPG

IMG_2487.JPG

IMG_2488.JPG

IMG_2490.JPG

IMG_2491.JPG

IMG_2493.JPG

IMG_2494.JPG

IMG_2497.JPG

IMG_2498.JPG

IMG_2499.JPG

聖母安康大教堂,Santa Maria della Salute,是第二次黑死病1630年再次席捲威尼斯後,威尼斯總督為了祈求全城平安所建的。

義大利文Salute其實就是「健康」之意。

萬能的天主啊,求您把這不知名的、來自異邦的撒旦的疾病趕走吧!我願意以一座最華美的大教堂作為奉獻,換來黎民百姓的健康與平安!

在醫療以及科技不發達的時代,主事者如果碰上無法解釋又束手無策的禍事,似乎中外皆然,將希望寄託在神靈身上。

而教堂、或是寺廟、或是個什麼祭壇就這樣一座座地出現在各個文明中。

很可惜,賽咪造訪時聖母安康大教堂不開放參觀,所以只能在教堂外逛逛,憑弔著白色大理石外牆的聖母教堂「鎮壓」著的可怕歷史。

 

同場加映:距離聖母安康大教堂不遠的玫瑰聖母堂(Santa Maria del Rosario),年代比聖母安康大教堂晚很多(18世紀),雖然沒有那麼傷感的歷史背景,不過我個人認為也是個很精彩的小教堂:

IMG_2441.JPG

IMG_2442.JPG

IMG_2443.JPG

(下圖:推開教堂大門,就會看到一座抱著聖嬰的聖母雕像)

IMG_2444.JPG

IMG_2446.JPG

IMG_2447.JPG

(下圖:沒有過多華麗的巴洛克式裝飾,我覺得反而還給教堂一種純潔的平靜)

IMG_2448.JPG

IMG_2452.JPG

IMG_2454.JPG

IMG_2455.JPG

IMG_2457.JPG

IMG_2458.JPG

IMG_2459.JPG

IMG_2463.JPG

IMG_2464.JPG

IMG_2465.JPG

(下圖:教堂頂的濕壁畫)

IMG_2468.JPG

IMG_2469.JPG

IMG_2470.JPG

 

 

曾經富甲一方、銅臭滿身的威尼斯共和國,在兩次黑死病的重傷,再加上大航海時代開始,海上霸權易主的影響,就這麼開始積弱不振,消沉下去。

憑自身實力,在一片爛泥的潟湖中奮奮崛起的威尼斯,到底是人定勝天?還是天命已定?

 

 

不過,還是老子說的那句話,福禍相倚,威尼斯又活了起來。

雖然現在不像紐約、舊金山、倫敦還是巴黎那些超強大商業大城,一如她一千多年前風光亮麗的那樣,但是她現在以觀光大城之姿重新站起。

就像賽咪曾經說過的,在中學課本裡若提到歐洲,總是以威尼斯當成代表城市,彷彿整個歐洲沒有任何地方能夠美的過她似的。

這隻美麗的鳳凰,縱然落敗了,又昂首雄起。

 

 

旅遊小資訊

螢幕快照 2017-03-12 18.19.11.png

總督宮:

入口處:在面湖的一側。如果你是從聖馬可廣場方向順著小碼頭廣場走過來,那麼碰到碼頭右轉之後,就會看到排隊用的紅龍了。

(下圖:總督宮售票排隊處,同時也是入口。賽咪去的時候是淡季,所以沒有什麼人排隊;我相信如果是旺季,大概你在小碼頭廣場就能看到排隊的人龍了)

IMG_1777.JPG

開放時間:冬季(11/1~3/31)08:30~17:30;夏季(4/1~10/31)08:30~19:00。最後入場時間均為閉館前一小時。

票價:購買聖馬可博物館聯票,全票19歐元,可參觀(一次性)總督宮+柯瑞爾博物館+國家建築博物館+國家紀念圖書館(後三館為連再一起的博物館)。票可於第一次刷條碼後三個月內之內有效。另外,持威尼斯卡可免再買門票。

 

螢幕快照 2017-03-16 上午12.39.54.png

 

聖母安康大教堂:

位置:如上圖紅色星星。

交通:搭乘水上巴士1號線至salute站下即是。

**因為賽咪沒有進入(當日不開放),所以不知道該教堂是否收費參觀。**

 

玫瑰聖母堂:

位置:如上圖藍色星星。

交通:搭乘水上巴士10號線至Zattere Gesuati站下即是。

票價:如果有買威尼斯卡可免門票。或是門票3歐元。

 

 

 

 

 

arrow
arrow

    賽咪服務小尖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