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咪這回的中歐之旅,給自己設了一個目標,就是希望能在美美的歌劇院或音樂廳裡好好地坐下來欣賞一齣什麼的劇或演奏都好。

所以這次在旅程當中,就不斷注意相關的廣告資訊。

 

1. 威尼斯Chiesa di San Vidal 聖維大理堂韋瓦第音樂會

其中賽咪在歐洲聽的第一場音樂會,是在威尼斯的Chiesa San Vidal(聖維大理堂)聽的。

說實在的,這個連維基百科都沒有多介紹的小教堂,根本不是賽咪會特地安排的景點,要不是這裡剛好就在威尼斯著名的學院橋下橋處,否則根本不會想去。

(下圖:聖維大理堂位置。下面大運河有條橋Ponte dell'Accademia就是學院橋)

IMG_8718.PNG

真的要不是它就在學院橋下橋處,剛好就在我要往聖馬可廣場的路上,不然根本不會經過。

而就是因為經過了,才會看到教堂門口擺了個大牌子。什麼都看不懂沒關係,至少看得懂上面有一個拿著弦樂器的樂團吧!

(下圖:放在教堂門口的看板,研究了一下,音樂會剛好就在隔天晚上演出。票價成人29歐元)

IMG_6034.JPG

(下圖:不誇張,當時經過教堂門口大概就像這樣,一片漆黑,只有一扇由內而外透著光的門,還有一些經過的路人在看廣告看板。教堂裡面是隔天要演出的樂團正在排練)

IMG_6032.JPG

賽咪算了一下我接下來的行程,似乎可以塞得進去一場韋瓦第,就花了29歐元買了一張票。其實當時有點掙扎,不是價格的問題,而是因為演出的時間太晚了:晚上八點半開始,如果演出一個半小時,那麼散場都晚上10點了......要知道威尼斯晚上十點有多可怕嗎............

(下N圖:教堂內部)

IMG_2614.JPG

(下圖:教堂內展出了好幾把小提琴)

IMG_2615.JPG

IMG_2616.JPG

IMG_2618.JPG

IMG_2624.JPG

(下圖:趁音樂會還沒開始之前,賽咪先隨處照照。樂器和座位都先擺好了,有韋瓦第作品中愛用的大鍵琴,這也是我後來為什麼決定買票來看的原因之一)

IMG_2625.JPG

(下圖:大鍵琴耶!大鍵琴後來因為鋼琴的發明而漸漸淡出音樂作品當中。不過有沒有人跟我一樣為大鍵琴獨特的琴音而深深被吸引的呢?)

IMG_2626.JPG

IMG_2627.JPG

IMG_2628.JPG

聽說聖維大理堂興建自西元11世紀(也就是已經超過一千年!)外觀在13和16世紀經過修繕,內部也在15和17世紀整修過,

直到現代才被Interpreti Veneziani樂團買下,成為該樂團的演出基地。所以現在看到教堂的內部,有許多比較符合音樂會需求的裝飾在其中。

比如教堂大理石柱上鋪上了地毯,作為吸音用,就是個證明。

IMG_6035.JPG

(下圖:這兩個黑色西裝義大利帥哥不是樂手,只是工作人員......真的好帥喔!!!!)

IMG_6036.JPG

IMG_6037.JPG

(下圖:樂團謝幕中,我看很多人都拿相機起來拍照,所以我就一起拍啦)

IMG_6038.JPG

IMG_6039.JPG

(下圖:不小心讓那兩個黑衣帥哥入鏡,開心!)

IMG_6041.JPG

(下圖:這是Interpreti Veneziani樂團的簡介本,裡頭也介紹了聖維大理堂的歷史)

IMG_9629.JPG

(下2圖:節目單的正反面)

IMG_9630.JPG

IMG_9631.JPG

 

賽咪今天的音樂會文中只提了我在聖維大理堂的這一場韋瓦第音樂會,事實上我還在布達佩斯的聖史提芬大教堂聽了一場管風琴音樂會和布拉格的西班牙猶太教堂聽了一場。

說起來,真的是這間教堂給我的滿足感最大,可能是因為教堂的內部設計比較偏重「音樂場所」的需求,不然在教堂聽音樂會其實沒有想像中的美好。

因為教堂通常內部空間都非常的大,而且教堂內的音場模式通常會特意營造回音(大概是要讓禱告的聲音可以在空間內不斷地回音,以求一種莊嚴感),所以我後面那兩場教堂音樂會都覺得音場效果不好。

 

在布達佩斯和布拉格到處都看得到類似的教堂音樂會(我在威尼斯就比較沒看到.....不知道是不是專心地在解決迷路的問題......)

如果你真的對教堂音樂會有興趣的話,有幾點要注意的:

1. 因為是教堂,所以室內沒有空調。也就是冬天看會冷死,夏天看會熱死。但是夏天進教堂又不能穿過度暴露的衣著,所以請自行斟酌

2. 因為教堂回音效果很強,可以的話請避免參加「管風琴」這種回音已經很重的樂器獨奏或協奏會(偏偏教堂最多的就是管風琴)。除非你真的對管風琴有一定愛戀,就像我對大鍵琴有某種痴戀一樣。

3. 歐洲的教堂大多都會在夜間舉辦這種音樂會,特別是布拉格、布達佩斯、維也納這些音樂之都,所以不用擔心會沒票(除非是一些真的很重要的觀光景點,比如聖馬可大教堂的音樂會,我想應該會客滿)。所以不必特別強求一定要在某處看到。

4. 承上面的1,不要以為不在正式的歌劇院或音樂廳欣賞就可以隨便亂穿,雖然通常不會特別規定「嚴禁牛仔褲」之類的,但是你如果真的穿得太休閒,一旁西裝筆挺的男士或是穿晚禮服的女士都會給你側目整晚。

5. 教堂音樂會會設座位,但通常都會是信徒禱告的座位(就是那種木製一排一排的那種,像這次聖維大理堂的就是一班的折疊椅)。不會劃位,所以如果想要有好位子的,就提早到去搶位子吧。(有些歐洲人的髮型實在是太......愛因斯坦,你不會想坐在那種人後面的)

 

2. 布達佩斯的Hungarian State Opera House(匈牙利國家歌劇院)--卡門

賽咪在前文聊過了這個全歐洲排名第二美的歌劇院有多美多美了,本文就不在贅述。

不過我後來還是有機會在這裡看了一場卡門,這是有一段故事的:

在參加導覽行程那天,看著這麼美的歌劇院廳,就覺得如果能在這地方聽一場什麼就好了,過過乾癮也好。

殊不知這個機會在隔天就出現了。

那天我其實沒有任何的行程能走,想去的大概都去了(喔,那天是禮拜一,很多博物館都休息,所以想去的也不能去)。於是排了一個短短的市郊半日遊。

從郊區回到布達佩斯市區的時候,也已經飢腸轆轆了。當時賽咪決定回到我最愛的Opera Cafe再吃他一餐,也算是履行我前一天跟休傑克曼主廚的承諾.....(詳文請見「布達佩斯傳奇咖啡館」一文)

正當我才剛從地鐵M1線出站而已,就看到歌劇院外怎麼人山人海的?而且大多數的人都盛裝打扮,據我的第六感告訴我,應該是歌劇院裡有什麼劇目要演出了吧?

賽咪於是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進了劇院內,問了一下顧門口的黑西裝帥哥售票處在哪(因為歌劇院導覽行程的櫃檯和劇目售票櫃檯不一樣,而且到了非導覽時間,導覽售票櫃檯就會被撤掉),就到售票處去問票去了。

售票櫃檯的小姐告訴我,當天的票已經全部售出,沒有票了。「但是你可以問問看你旁邊這個女士」(售票小姐說)

在售票櫃檯旁站著一名身穿紅色晚禮服,一副貴氣逼人的婦人,其實剛剛從我隊伍前面離開,看起來滿臉焦急又失落。

售票小姐也立刻喊了一聲那個女士,原來那位女士因為某些理由沒辦法看演出,剛剛想要退票被拒絕。

所以售票小姐把這位晚禮服女士介紹給我,我們兩個就這樣交易了起來........

(下圖:這是那位紅衣晚禮服女士賣給我的票)

IMG_9628.JPG

那位女士英文講得不好,所以有一半是那位售票小姐幫我翻譯的,反正她說她這張票不能退,但是他又沒辦法看,所以如果我想看的話(而且我剛好只有一個人,她也剛好就這一張票),她願意賣給我。

我問了她多少錢?她指了一下票面價格:14400 FT(約合台幣NT$1720),我掏了一下身上的現金,也頂多掏出13000,我給他看了一下我的皮夾,那位女士居然也欣然接受,還一副感激涕零的樣子,連續跟我說了好幾次「歌所能」(匈牙利文的謝謝)就走了。

於是我就這樣莫名其妙地拿到了票。至於要演什麼、我看得懂看不懂都不知道。

售票小姐看我們兩方交易完成,她也直接告訴我「Go! GO! It's about to start!  18:00! You have only 5 minutes!」(快上去!快開演了!六點的場!你剩五分鐘!」

賽咪一聽,三步併兩步地順著售票小姐的指令快速上了樓,但是我也不知道這張票的位置在哪裡,於是立刻抓了個看起來是領位員的女士,給她看了一下我的票。

她看了之後,很訝異地看著我「You have a VERY GOOD seat! Come, this way」 (你有個非常好的位子,來,這邊請)

於是我就在她的帶領下,來到了那個真的是Very Good的位子:皇室包廂下面的正中央包廂席。

(下2圖:是我參加歌劇院導覽時照的照片。正中間二樓處有個很大的有拱門的包廂,那個位子就是皇家包廂,只能讓皇室或總統坐;而我的位子,就在他的正下方,第一排!)

IMG_4408.JPG

(下圖:皇家包廂的正下方包廂,後面有玻璃,原來就是導播室)

IMG_4393.JPG

(下N圖:實際上歌劇滿座的狀況)

 

IMG_7219.JPG

IMG_7220.JPG

IMG_7221.JPG

IMG_7223.JPG

IMG_7224.JPG

IMG_7227.JPG

IMG_7228.JPG

(下圖:我就坐在包廂第一排,通常這個位子也是名流社交的好位子,因為可以保有隱私,又可以跟其他人互動)

IMG_7234.JPG

(下圖:連最高樓都坐滿了。前一天聽導遊說,這個位子其實根本看不到舞台,所以票價最便宜,通常只要2歐元就可以買到票了。但是如果是看戲的話,就只能看旁邊提供的電視螢幕)

IMG_7235.JPG

(下圖:客滿客滿客滿!那塊布幕就是前一天參加導覽時,工作人員加緊趕工的舞台背景)

IMG_7237.JPG

後來跟領位員要了一張節目單,才知道原來今天要演出的劇目是比才的「卡門」....

以下N張照片都是中場休息時拍的。在歐洲聽音樂會或看歌劇,中場休息真的會整場差不多90%的人都會離席,就像導遊說的,在歐洲出席這種場合,主要是去社交「看人」,而不是看戲。

所以整個公共空間都會被衣著正式的名流塞滿。

IMG_7243.JPG

(下圖:中央大酒吧。前一天導覽的時候這裡空空曠曠,真的有演出的時候,這空間可是塞滿人的)

IMG_7244.JPG

IMG_7245.JPG

IMG_7246.JPG

 

IMG_7249.JPG

IMG_7251.JPG

IMG_7260.JPG

IMG_7261.JPG

IMG_7262.JPG

IMG_7263.JPG

IMG_7269.JPG

IMG_7267.JPG

下面賽咪附上一個我拍攝的一個中場休息小影片喔~看看這些歐洲人中場休息活生生都在幹嘛.....

不知道你是否跟我有一樣的感覺,這種功能型建築物真正在被使用的時候,塞滿人的時候看起來比純粹拿來「觀賞」時要更加漂亮。

(下三圖:卡門全劇完畢,所有演員上台謝幕。我只能說這個歌劇院大家鼓掌的感覺很是震撼)

IMG_7276.JPG

IMG_7277.JPG

IMG_7283.JPG

一樣附上一個短短的謝幕影片,讓大家一起跟著我享受全場鼓掌的震撼!

 

 

3. 布拉格Municiple House(市民會館)--韋瓦第四季以及捷克管弦樂團

布拉格這個素有「布拉格之春」音樂季的城市,大大小小音樂會自然也少不了。

在布拉格的老城廣場上到處都會看到XX教堂有音樂會等等的廣告招牌或是傳單,而且數量之多,基本上每天在各處都有不同的曲目上演。

不過能看到最多的,大概就是韋瓦第的四季了。

實在不知道為什麼「四季」這個作品會被拿來到處演奏,或許是因為太耳熟能詳了吧?

賽咪一個任職於台北愛樂的一個好朋友曾經給我建議,到了布拉格應該要看莫札特--雖然說莫札特生於奧地利,但是首演大多都在布拉格。

不過我這次在布拉格沒機會看莫札特,那曲街頭巷尾都有的「四季」倒是真的看了一場。

我在抵達布拉格的第二天就去聽了一場四季,地點還在布拉格的市民會館裡聽的(可不是什麼教堂還是什麼音樂學校喔~是規規矩矩的「市民會館」呢)

 

(下圖:韋瓦第「四季」的節目單,布拉格果然是個比較多遊客的地方,節目單上都是英文)

IMG_9634.JPG

(下圖:韋瓦第四季的門票。還滿貴,我花了1100克朗,約台幣1360買到了一個算滿前面的票....後來才發現沒什麼必要,因為整個沒有坐滿啊)

IMG_9635.JPG

賽咪在買票之前,也問了一下我一個擔任歐洲線的領隊朋友(他說他一年至少有一百天都在布拉格,所以布拉格他熟的很),他說如果真的要在市民會館裡聽音樂會,一定要聽Smetana廳的比較好。因為Smetana是大廳,其他的都是小廳,據說在那些小廳表演的品質都只有「尚可」而已。

雖說如此,賽咪第一次在市民會館,而且還是在Smetana廳聽的四季,感覺上真的算還好而已,若真的要比,還不比上面提過在威尼斯的聖維大理堂聽的韋瓦第品質好。

(竟然還花了我1100克朗!)

 

 

 

 

不死心的賽咪,最後又在即將離開布拉格的前一晚,再次買了票欣賞了個比較大規模的音樂會,也是在市民會館的Smetana廳演出。這次的演出又是爆滿,因為當天有國際鋼琴大師Eugen Indjic演奏貝多芬呢!

(下圖:節目單。從節目單上可以看到這一場有享譽國際的鋼琴大師的演出的票價,從300~600克朗,也就是說最貴不過就是744台幣。實在是很好奇公民會館的票價是怎麼訂的......上面的小型室內樂團票價可以上看1300克朗,但是這個卻最貴600而已.......)

IMG_9632.JPG

(下圖:我買的是票價第二貴的460克朗的,可以坐在一樓平面,這次就不是包廂了)

IMG_9633.JPG

(下N圖:布拉格愛樂管弦樂團演出的實景,都是在中場休息的時候拍攝的。)

IMG_8530.JPG

IMG_8534.JPG

(下圖:中場休息時還可以跑到舞台前去參觀.......)

IMG_8541.JPG

(下圖:市民會館Smetana廳的內部。充滿著新藝術風格,如果拿現代的詞彙來說,很「文青」)

IMG_8544.JPG

(下圖:包廂當然也坐滿了人)

IMG_8546.JPG

(下圖:謝幕)

IMG_8549.JPG

 

IMG_7727.JPG

IMG_7728.JPG

另外,賽咪也錄製了一些在市民會館欣賞音樂會時的中場花絮,希望可以給要安排行程的讀者一些「實景」參考。

(影片:謝幕)

(影片:中場休息)

 

最後,也要來總結一下在歐洲的「正式」歌劇院或音樂廳欣賞表演時的心得:

1. 跟在教堂欣賞表演一樣,衣著不要太隨性。在歐洲,他們認為穿著體面去欣賞表演是對表演團體表示尊重;如果穿得太隨便,等於你對這場表演也是隨隨便便的。再說,在歐洲參加這種場合,真的都是去社交的,我想不會有人會想在這種社交場合穿著個帽T出現吧?

2. 既然是在表演廳裡欣賞,就會有正統的為表演藝術準備的設備配置,所以音場自然會比在教堂好一點。當然也會有空調

3. 在這樣的表演廳裡,最好把一些大包小包的東西給寄存起來,如果在冬天的時候則可以把大衣寄存。通常這裡都會準備好充足的「Cloak Room」(衣帽間)來存放賓客的物品。畢竟你領著大包小包的東西,你是要擺在座位的哪裡呢?座位下面嗎,那後面的人腳要怎麼伸直?走道上嗎,那其他人要怎麼進出?所以將大件的東西或大衣寄存,不但是方便自己,也方便他人,這也是個小禮節。

4. 和教堂音樂會不一樣,教堂音樂會通常都是一個小時,至多一個半小時的小型音樂會;在表演廳裡的通常時間都比較久,有兩個小時,甚至三四個小時的。所以中間一定都會有中場休息,如果你是跟朋友一起來欣賞表演的,那麼歡迎你到酒吧裡,像那些歐洲人一樣點個小飲料聊個天、串個門子,或是光明正大地看帥哥或美女......入境隨俗而已

5. 讓我比較吃驚的是,有的時候表演開始了,還是有些人遲到。在我們台北的正統表演場所如果有遲到的狀況,基本上是不允許在關門之後還入座的,通常必須等到中場休息才能入座。但是賽咪在布達佩斯和布拉格看的這三場演出,都發生有人大幕都拉開了才姍姍來遲的狀況,領位員居然也放人進來.......這真的是讓我比較傻眼的。或許歐洲人對於表演藝術的尊重,表現在跟我們不同的面向上吧?不過也不能因為這樣而遲到喔

 

 

 

 

arrow
arrow

    賽咪服務小尖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