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咪又到台南出任務了,台南這一塊地方,近來開了不少飯店和大大小小的文創旅店,直叫飯店控的賽咪神往不已。(而且房價還不貴)
日前在Tripadvisor上看到了一家新的文創旅店,就在台南「老屋欣力」的發源地台南市中西區附近。
關於「老屋欣力」,賽咪查了一下,大概是2008年由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發起;過了三年,賽咪就跑來這邊實地體驗了老屋欣力的成果(我可是翻了一下我自己的老相本喔~2011年來的)
離題了。在眾多新興的飯店中,就這家緩慢文旅x台南古根(以下簡稱「緩慢文旅」)吸引了賽咪的目光,剛好房價也不貴,所以就直接下訂了。
台南之餘台灣,就像羅馬之於義大利一樣,都是個歷史悠久的古都;但是同而不同,台南的小巷子好找多了。
在中西區縱橫交錯的街巷中,緩慢文旅其實滿好找的。赤崁樓、神農老街、天壇、祀典武廟、大天后宮、孔廟......這些來台南必看的景點,都在走路十分鐘以內的距離。
從細一點的地圖看,緩慢文旅就在國華街旁邊,常來台南玩的人應該都很清楚國華街基本上就是美食中心。
建築物側面,被漆的很漂亮。雖然看起來顏色很混搭,但不知道為什麼,並不會覺得太跳或太刺眼。
如果開車過來的,建議從西門路二段轉進來友愛街,理由除了是國華街路面較窄,開車要閃人之外,上圖也看得到飯店靠近西門路的一側就有停車場,所以不用擔心停車問題(不過呢,因為這停車場不是只包給飯店使用,所有要找停車位的都可以付費停車,我猜如果禮拜六禮拜天,國華街叫熱鬧的時候,可能還是有找不到停車位的風險......不過呢,這裏是台南,我想應該再怎樣都比台北好找)
飯店建築主體很有意思,中間竟然有條巷子穿心而過.....
住宿是在左邊。
(對了,有看到玻璃的倒影嗎?飯店對面就有7-11,生活機能極度便利。對我這種沒有便利商店會死的人來說,緩慢文旅真的是加分到爆表。當我找到飯店,看到對面就有小七,我的嘴角都上揚了啊!)
巷子另外一邊,也就是右邊,也是他們經營的餐廳「好好」。「好好」同時也是住宿客人的早餐供應餐廳。關於好好餐廳,賽咪會另外放在一篇中介紹。
緩慢文旅的接待處。一色的木質基調,讓旅客一推開門就放鬆了下來,或許這就是「緩慢」所刻意營造的氣氛吧?
皮的沙發、不同顏色和紋路拼貼成的地板、和原本老屋留下來的斑駁磚牆。除了古早感之外,是否感受到了這一系列棕黃色營造出來的老照片的氣質呢?
緩慢文旅中到處都看得到一大落一大落的書籍,非常有文藝氣。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畫框裡可以沒有畫。無畫之畫也是種留白的意境。
去年(2015)夏天台南發生嚴重的登革熱疫情,所以緩慢文旅也提供了防蚊液。不過賽咪造訪時(五月)還沒有太多蚊子,請旅客放心。
櫃台一角放的小獎牌。
由於賽咪辦理入住的時間有點早,前台人員告訴我,飯店的六樓還有個展覽空間---Library(圖書館)可以去逛逛。
電梯一出來後就看得到的梯廳佈置。
兩面採光的開闊空間,緩慢文旅將之規劃為一個「閱讀」的公共空間,實在是適合不過!
一角的大方桌,佈置成府城老屋建築的閱覽區。
這一塊大桌區賽咪注意到,頂上還配了一個投影機
而且還有可以收放的隔間牆板,如果全部拉起來就能把大桌空間完全隔起來,形成一個密閉的獨立空間。如果有商務需求要開會的人也可在這裡舉行一場小型會議。
沙發區後頭的大書牆。
書牆上放的書大概都是台灣文學。
當然,誰說書架上放的一定要是書呢
書架上參差地以一些台南老屋的黑白照片妝點。
有這樣寬大的沙發,是否覺得乾脆在沙發上看著閒書、賴他一宿就好呢?這空間實在讓來住宿的旅客不自覺地放慢腳步,慵懶下來呀!
雖然這個空間裡沒人看顧,但是還是準備了茶水。
擺了一些有意思的玩意。不過沙漏出現在這裡我覺得有點煞風景,不是要「緩慢」嗎?有個代表時間的沙漏卻又默默地提醒著我時間觀念..........
還可以推開窗走出去。一邊鋪設了滿地的鵝卵石,放造了日式「枯山水」的庭院。
有露天座位,不過太陽有點太大,賽咪已經迫不及待逃向室內了!
賽咪注意到某個轉角處還保留著磨石子牆面,賽咪小時候去外婆家(在高雄)也是這一類的建築風格。重點是,摸起來很涼快呀!樸質又不失實用性。
光在公共空間閒晃就已經很精彩了,下一篇賽咪會介紹客房內的使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