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咪前前後後住過佳佳西三次,三次都住在不同的房間裡頭。
看了一下佳佳西的官網,他們的房型分為S系列、M系列、L系列,看了一下房間的大小,確定了S、M、L的名稱應該就是大小了。
這讓我想到台中的紅點文旅,也是這樣在為房型命名的。(點我見「台中紅點文旅」)
佳佳西對我來講是一個很難定義的住宿形式。
第一,當初我被吸引去住是因為「綠雜誌」這本書,而在綠雜誌中,著墨的是佳佳西回收利用佳佳大飯店拆下來的老建材和傢俱,所以它是個「環保飯店」。
(其實飯店業中,以環保為訴求已經行之有年,但是大部份看得到的就是「不提供一次性備品」;還沒有看過佳佳西這樣,完全改造一個老飯店、並且還重新使用它的)
(下圖:賽咪2011年第一次入住時,房間裡擺的就是那本「綠雜誌」;當時我手上也帶著它)
第二,台灣的住宿業當時還沒流行起「旅店」這概念的住宿模式。我們找得到「飯店」、「旅館(或賓館)」、「商旅」、「民宿」、「青年旅舍」.....等等這些住宿名詞,但是佳佳西以一個「旅店」之姿出現,當時對我是很困擾的。
你說他是飯店嘛?是啊,提供住宿;但是好像又不像我們想像的飯店那樣,要有個很大的Lobby、好幾個餐廳、健身房、分工清楚的服務部門.........
那這又和旅館有什麼不一樣?佳佳西比起那些躲在老舊大樓裡的「XX大賓館」好像又精緻好多,明亮而不陰森的外觀、令人感到舒服的接待處、穿著制服的員工(「旅館」裡常常都是穿著自己衣服就來上班的阿姨)、乾淨沒有怪味的空間..........
商旅?不大的房間、也有制服櫃檯員服務、也有個小小的餐廳為客人提供簡便的早餐,但是佳佳似乎又比一般商旅來的有元氣很多,不似商旅來的冷硬、大家來匆匆去匆匆......
青年旅社嗎?我住宿的時候的確看到很多來自香港、馬來西亞、乃至歐美的20幾歲年輕人來住宿,但是這又不全然像青年旅社那樣賣床鋪,或是只提供最精簡的「單人起居空間」的出租模式。
民宿?那就更不像了,這裏可是堂堂正正有24小時制服員工站在前台等著服務你,可不是跟你約好時間見面看房子,退房只要把鑰匙留在房間裡那種..........
於是,它叫做「旅店」。在幾年之後,台灣才到處雨後春筍般地出現了所謂的「設計旅店」這種東西。賽咪介紹過的「雀客旅館」、「紅點文旅」、或是規模大一點的「台南老爺行旅」都算是。
不過佳佳西卻又似乎又和他們有點不同:
佳佳西市場旅店是「老屋欣力」的代表作,和其他新蓋的旅店有著區隔。既然住在一個「佳佳大飯店」拉皮後的旅店,旅客自然會嚮往老台南的懷舊氣氛。而事實上,懷舊氣氛,正式台南最拿手的。
(下圖:賽咪這次入住的「紅娘布房」裡被改造成小書桌的阿媽級老縫紉機)
(下圖:紅娘布房中的化妝鏡,我小時候阿媽也有一個差不多造型的)
(下圖:鹿耳窗屋房內重複使用老房子上拆下來的窗櫺當裝飾)
(下圖:每個房間裡都有的不知道是行李架還是穿鞋椅的小椅子,正面造型看起來像一個鼎或是幾千年前貴族用來喝酒的「爵」)
要說以老飯店拉皮改建為新飯店的例子,佳佳西市場應該是業界先驅了。而且現在要在市場上找到這一類型的旅店,可能也不多,賽咪搜尋了一下我寡學的大腦庫,目前好像只有位於南方澳的「日新大飯店」也可堪比是老屋欣力的例子(南方澳日新大飯店的前身是南方澳的老電影院,這家也在賽咪要去住的口袋名單中)
除此之外,佳佳西市場不只把自己內外打理成文創風格,它更與鄰里結合,在這裏,可以看到西市場的文化。
通常我們看到的「文創」都只關心自身的文化氣息,似乎自己是個文化人,但是這世界上的其他事情都跟他無關似的........
我們來看看佳佳西市場到底怎樣把自己的文創氣息,與在地、甚至與它所在鄰里(西市場)互動。
西市場,台南人叫它「大菜市」,同時也是個布料市場,其地位大概如台北的永樂市場那樣。
所以在佳佳西市場中,保留了幾間和「布匹」意象有關的房間,其中一間是賽咪曾經住過的「織女線房」和本次入住的「紅娘布房」。
賽咪就從這裡進入這次(房間篇)的主題吧。
一進入房門,是一個短短的走廊。迎面而來的是一落捆起來的花布。
這個小走廊走到底轉彎才會看到臥房,雖然佈局有點畸零,但是我滿喜歡這種門走進來無法直接看到床的佈局,很有隱私感。(在房間裡沒穿衣服,萬一不小心門被打開還不至於第一時間就被看光)
房間天花的一隅用客家花布裝飾。
門後面的平面圖可以看得出來我203號房從門口走進來到房間的佈局。
古老,卻又科技。佳佳西的房間還是採用鑰匙開關,但是房間裡卻是現在大多數飯店都採行的插卡過電的科技。
(同場加映,五年前的房卡更簡單,但是表達出佳佳西市場與旁邊大樹的關係)
因為房間不大,所以床當然不大。是個Queen Size的大床。在床的這一面只有全白的牆面和木質的地板、床頭板,乾淨卻又有一番自然的樸質。
床頭就有插座,對於我這種一定要把手機放在床頭充電的人來說,方便又貼心。
站在床頭看房間的另一面。就比較花俏了。
除了本文上面提過的阿媽級的腳踩式縫紉機改造的小書桌之外,還有幾捆花布,睡在這間房間,就好像家裡就是一家布莊一樣。
老實說,當賽咪坐在這位子閱讀資料或是打電腦時,我的腳會不自覺地一直踩那個腳踏板.........好好玩。
書桌上擺著房間的介紹。在佳佳,每個房間都是一個故事,正如同您腳底下踩的府城也充滿著故事一樣。來台南,我們是來聆聽台南的故事;佳佳也在其房間的設計上融入故事。
書桌前方的「牆」其實是個玻璃面,和廁所隔開。有點麻煩的是這玻璃並沒有窗簾之類的阻擋,所以如果是一雙朋友入住,或者是害羞的人可能要好好考慮一下。
(聽說可以在訂房的時候告知,佳佳有非玻璃隔間的浴室的房間。但是請務必提前打電話或Email去告知飯店喔,不要到了才說)
「縫紉機」的抽屜。我覺得應該要保留縫紉機原本裝在兩側的小抽屜就好了呀!更原汁原味。
佳佳西市場的住宿需知。其中有一點,佳佳西市場不接待12歲以下的小朋友入住喔!
我猜呢~因為這邊房間比較小,小朋友常常蹦蹦跳跳的,活動空間本來就不夠;
再說房間與房間之間靠得很近(但是我是沒有感覺隔音不好),如果比較「多話」的小朋友可能也會吵到別人;
另外,佳佳西畢竟也算是個設計旅店,房間裡滿多是設計為主的裝飾,有些可能不會考慮到小朋友的適用性,小朋友萬一在房間裡破壞事小,但是萬一磕磕碰碰的就是大事了。
書桌裡頭的插座和網路孔。
桌上的面紙盒。我覺得如果能用一個真正的面紙盒會更環保一點,畢竟這種面紙盒都是一次性的。
這個踏板真的把腳放上去就會一直不斷地踩!好好玩!有家政癮的人可以來佳佳指定住這個房間唷!(當然還是要看房況,不是吵著要就一定會有,畢竟這邊才幾間房間而已)
我找了一下書桌下的書報盒,已經找不到當年那本「綠雜誌」了~真是有點殘念........(不過那一本都過期多久了!)
接下來看看介於門口小走廊和房間之間的小Mini Bar。我很喜歡這個茶具組。
佳佳西市場特有的茶包組,大廳有在賣。
其實我也鼓勵佳佳西將房間裡的保特瓶礦泉水改成玻璃罐裝的礦泉水,這樣更顯得環保。
(同場加映:清邁Akyra Manor Hotel的玻璃瓶裝礦泉水)
有保險箱。兩個街口外的緩慢文旅的房間裡沒有保險箱,讓我有點匪夷所思。
和房間大小相比,這個衣架的比例已經很足夠了。
接下來轉到浴室裡看看。
浴室空間倒是滿大的。如下圖,右側是馬桶,左側是淋浴,在小小的房間裡還做到了乾濕分離。
我問了一下櫃檯,為了響應環保,現在基本上不主動提供一次性盥洗用品,所以像是牙刷啦、刮鬍刀.....那些東西,最好都能自己帶。賽咪我非常贊同環保的理念,不過因為這次去沒注意到,最後還是向櫃檯要了一副牙刷來用。
(同場加映,五年前的盥洗用品)
佳佳西的人員說,他們的沐浴用品是特地找了調香師來調配的,所以不論是香皂還是沐浴、洗髮乳等等,都是他們佳佳西市場專有的香味喔!(當然也提供販售)
(同場加映,以前的肥皂長這樣)
皂碟。
可能拿來擺放毛巾的小矮架也是個回收再利用的老木架喔!
馬桶~後面是一片霧化的毛玻璃與臥房隔開。還好這次一個人住,不然我其實很重視上廁所的隱密性。像這種毛玻璃的,我還是會覺得很不安,就算跟我住的是另一半也一樣.......
很明亮的淋浴空間,因為有一扇窗戶。不過不用擔心,這扇窗戶關起來,什麼也看不到。
淋浴間提供一整罐的沐浴品,但是這不是讓你整罐拿走的哈!
賽咪實在非常肯定佳佳西市場不斷經營飯店和在地商鋪的關係,連調香師調配出來的沐浴品都採用「白色蝴蝶蘭」的味道;咱們可別忘了台灣可是蝴蝶的王國,也是蘭花的王國啊。
如果說佳佳西到底有什麼東西很成功,我覺得就是他們很重視佳佳西與這片土地的連結。這是我目前在其他飯店還沒看到的。
(販售用的沐浴品:300ml 一罐450,兩罐750。比緩慢文旅的便宜)
另外,在我這個「紅娘布房」的窗戶看出去,竟然就有一個「正隆布行」,不知道是巧合還是...........?
賽咪第二次住的「織女線房」的照片已經找不到了,不過五年前賽咪住過的「鹿耳窗屋」的照片倒是還在。(五年前的照片,沒有照很多)
「鹿耳」指得當然是安平那邊的「鹿耳門」,佳佳西市場仍然不斷地在說著台南這塊土地的故事。
「鹿耳窗屋」的浴室也是這種玻璃隔間,真的,如果很介意的人在訂房的時候一定要告訴飯店,讓他們給你安排一個沒有玻璃隔間的房間喔!(至於是哪種房型我就不知道了)
從室內往門口方向看去。
這個房間很善用一些畸零空間,書桌就擺在電視後方。
桌上看得出來茶包的款式應該是Twinings的,還有兩個黑白馬克杯。我覺得我這次入住放的是佳佳選品的茶包和古式茶具,質感提升很多。
顯然鹿耳窗屋的廁所門是左右開的拉門設計。
從下圖的左邊看來,五年前的沐浴乳是固定在牆上的,當年也不是佳佳選品。
鹿耳窗屋的窗子除了裝飾用,也可以打開。不過打開後的景色.........是另外一扇窗。
這次寫佳佳西市場的文,讓賽咪不小心找到了五年前住宿的照片,五年前五年後不免拿出來比較。
讓賽咪很高興的是,佳佳西市場旅店這個當年在業界,甚至在計程車司機大哥腦海裡都名不見經傳的奇怪飯店,顯然這五年當中不斷地在進步、再提升。
(當年我從火車站出來,攔了一台計程車,說我要去「佳佳西市場」,司機跟本不知到是什麼地方;等到我要用台語跟他說「西市場」他才知道是哪裡)
佳佳大飯店這個已經行將就木的老婆婆經過設計師巧手拉皮之後,變成一棟很前衛、很新潮、很「蒼白」的建築物,矗立在正興街上,似乎格格不入;
但是在幾年的努力之下,佳佳西市場竟然帶領著整個西市場街區進行了一次「老屋欣力」改造!
現在你走在正興街、國華街這一帶,多的是像佳佳西這樣老屋拉皮後另作他用的咖啡廳啦、服飾店啦、餐廳......等等,
甚至現在還有正興貓!週末正興街封街散步之類的活動。
(上面三圖:現在在西市場這一帶,隨處可見「正興貓」的路牌,很是可愛)
當然,你說正興街封街散步或許是政府同意方准予實施的,但是,如果一開始沒有佳佳西市場在這裡估零零地、突兀地撐起這片老屋再造、老社區活化的運動,
現在的正興街...........或許還是古老的、到處的頹圮的老舊房屋,零零落落的旅客,只為了在國華街找美食,而不曾在此駐足片刻。
還是要感謝佳佳西市場的。有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