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咪最近被人家傳了一篇文章,標題就是「飯店中『床尾那塊布』有什麼功用??」---真的耶,那塊布到底是幹什麼用的?回想賽咪剛入行到房務部去實習的時候,我也不知道那塊布幹什麼用的,我只知道等到我床鋪好,領班檢查沒問題了,就可以把那塊布鋪上去了.......所以那塊布是用表示整理完畢的嗎?
讀了那篇文章,其實對於所謂達人的說明,我覺得不置可否,答案只對了一點點,那麼到底這塊布到底是拿來幹嘛的呢?
1. 拿來裝飾用的嗎?
2. 西方人習慣穿著鞋子上床,所以是用來防踩髒的?
3. 保暖用的?
4. 固定棉被才不會跑來跑去?
那塊布的正式名稱是?
開始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塊布長什麼樣子(因為我猜很多人應該去住飯店的時候完全沒有注意到它~一開房門就飛撲躺床了對吧?!):
(下圖:曼谷瑞吉酒店)
(下圖:花蓮遠雄悅來飯店)
(下圖:清邁Akyra Manor Hotel)
(下圖:清邁Rarin Jinda Spa and Resorts)
(下圖:台北大倉久和飯店)
以上飯店都是賽咪自己跑過的喔~大家是否都注意到了,在床鋪的尾端都有「一塊布」,那到底是什麼東西?
必也正名乎,它有個名字,叫做「床尾巾」;至於文章中的一段Youtube短片有提到另一個名詞「床旗」我本人倒是聽都沒聽過,我猜這個名稱應該是中國專有名詞,畢竟那個短片看起來就是中國人做的......(如果有前輩知道「床旗」這個名字請不吝告知,順便告訴我名字是怎麼來的)而它也有個英文的專有名詞,絕對不是什麼bed end towel,它,叫做bed throw或是foot throw。
床尾巾是用來裝飾的,這麼說對嗎?
賽咪先給各位10秒鐘,再看一下上面分享的幾張飯店床鋪圖片(你也可以回想一下你自己住過的飯店),這些床鋪都有什麼共通點?
找到了嗎?這些床鋪的共通點就是---他們都是白色的(廢話)。賽咪住過這麼多家飯店,每家飯店都好像彼此說好了一樣,床鋪都是白的。那麼為什麼飯店的床鋪都要是白的呢?其實也不只是床鋪,應該是說,客房裡「布巾」類品(舉凡床單、被套、枕頭套,還有各種毛巾等等,我們統稱「布巾」)都是白色的。
為什麼是白色的呢?嘿嘿~單純因為白色好洗。
飯店在送洗客房換下來的布巾,永遠都是一整坨丟進去機器裡洗,一口氣倒入洗劑,基本不會有什麼染色的問題;當然你也可以說如果統一用橘色啦、紅色啦、黑色啦.....全部一起洗也沒問題啊,但是只要有顏色就會有褪色的問題----相信我,飯店的布巾進入洗衣機裡洗滌的頻率一定比你家的還要高很多,在幾乎每天都會被丟下水清洗的頻率之下,如果布巾有顏色的話,那麼褪色的頻率也會相對地變高,而這些東西一但褪色就只能報廢了。再說,白色對於整理房間的房務員來說,也是最容易檢查出來有沒有髒污沒有洗淨的顏色。一般人可能很難想像,就算洗好的布巾,上面還是偶爾會有清洗瑕疵,什麼原子筆畫到的痕跡、血跡、熨燙時烤焦的痕跡、有的時候還會有毛髮......當房務在鋪床的時候,這些瑕疵可以在全白的顏色中一覽無遺;如果布巾是別的顏色,那麼可能都看不出來了----如果我們在鋪床的時候沒看到哪怕是一條原子筆畫過的痕跡,就讓你躺進去,你能安心嗎?
言歸正傳。正因為布巾類在每家飯店幾乎約定俗成地被規範成白色,那麼,你有沒有發現,整個客房裡最大件的傢俱,也就是這張床,竟然是白色的!這張床就是一張四四方方的白色的床,好像被設計師遺忘了一樣。雖然看起來很素雅沒錯,但是對於一個飯店客房的設計師來說,這塊留白也太浪費了。所以咱們在床上就會放上一張「床尾巾」來給這一塊最大的留白加上一點巧思。所以這塊床尾巾不管在顏色或是材質甚至織法都會是設計過的,且基本上會與整個房間的設計色調呼應(你可以再回去看上面那幾張鋪有床尾巾的圖片,驗證一下那些床尾巾是否跟四周環境很相容呢?)
說到這裡在岔個題來點題外話,有些飯店客房不放床尾巾,但是他們仍然會在一片純白的被套上動點手腳,增加一點視覺趣味:
(下圖:高雄H2O水京棧飯店,被單上可以隱約看到H2O的飯店Logo)
(下圖:曼谷大倉飯店,被單上有銀杏葉的隱藏圖樣,銀杏也是大倉集團的LOGO)
下次你去住飯店的時候,或許也可以找找看客房裡有沒有藏著哪些彩蛋呢~
所以,如果說這張床尾巾是用來裝飾的,這個答案基本正確。
床尾巾拿來放腳的,因為西方人習慣穿著鞋子上床,這個說法到底正不正確?
如果說因為這塊布被放在床尾,就說它剛好就在腳的位置,就扯到什麼西方人習慣穿著鞋躺床,所以可以把腳放到這塊布上才不會弄髒床,我覺得這個說法邏輯上比較不通,雖然我們真的常常在電影上看到西方人回到家之後一屁股就往床上坐,但是這個舉動並不能說明床尾巾真的是拿來「墊腳」的---你怎麼不說回家的時候滿身大汗,不洗澡直接往床上一躺也會弄髒床呢?有些人不卸妝就直接睡了,口紅印到枕頭套不是更難洗,怎麼不說找一塊「床頭巾」來墊著呢?請問一下蜘蛛人出完任務回家的時候全身髒兮兮,累到往床上一躺,結果整張床都髒的只有床尾沒髒?
(下圖:Peter Parker的房間,沒有床尾巾喔~~~~謎之音:因為蜘蛛人不怕髒啊!)
賽咪不認真統計,客房裡會放床尾巾的飯店,大概都在四到五星級以上等級,你很少會在三星或青年旅社這樣的住宿環境中看到飯店很假掰地硬要放一張床尾巾。除了是因為床尾巾畢竟也要花錢買之外,另一方面是,高星級飯店的床品用的都會比較好一點,所以床尾巾除了美觀之外,還可以用來保護床品。一般來說,五星級飯店用的床品「入門款」都至少要有300織紗數以上、並且一定要是棉質(更好的會用埃及棉),織紗數越高代表與皮膚接觸的觸感越細緻,當然也就越貴(FYI,床品的標準約在200織紗左右、300以上算是高級品、到達500則是精品,網路知識)甚至有些床品還是絲質的.......筆者在飯店前台工作過這麼長一段時間,時不時地就會被客人問到房間床品能不能賣,這當然正是因為五星級飯店用的床品織紗數和材質都夠好,才會讓顧客一睡成主顧。而對於昂貴的床品來說,在最外面的棉被上再鋪上一層布作為保護更好,畢竟我們永遠不知道客人會怎樣對待這張床........
(上圖:第一個版本的蜘蛛人....... 希望好客人如你不會這樣「糟蹋」床.......)
既然我們又引用到了蜘蛛人的照片,這個第一版的Peter Parker房間裡的床才是歐美國家比較常出現的床。這張床上除了俗到爆炸的紅綠色格紋床尾巾(bed throw)之外,還有一個也是醜到不行的灰色的「床罩」(bed cover);如照片中一樣,床罩與床尾巾是可以同時存在的。所以與其說靠小小一張床尾巾就能說是避免床被弄髒,還不如說可以把整張床給罩起來的東西(床罩),比較能保持整張床的清潔吧?!
(下圖:賽咪很愛的影集--慾望城市裡經典的Carrie的床鋪,上面就蓋了一層床罩,那可不是棉被喔!)
一方面是真的西方人滿常回家直接躺床之外,我們也不能忽略西方人對於居家社交場域的定義並不僅止於客廳,房間也是親友們坐下來聊天說事的場景;而因為房間通常能讓人坐的傢俱不多,所以有了一層床罩就可以讓來訪的人直接坐在床上了。這也可以說,床尾巾雖然小了很多號,但也可以發揮這項功能,因為客人從來只坐在床尾,而不會直接對著你的枕頭一屁股坐下去(吧?!)有了床罩或床尾巾就可以避免床單棉被被弄髒囉!
走筆至此,賽咪想順便涉及一下管家服務的文化。
其實「管家」(Butler)一職可以說是高級僕從 (Servant in chief)。主人如果需要在床上吃早餐,那麼這位高級僕從就得把早餐鋪陳在床榻上,「At Your Service」悉聽主便。為了避免咖啡果醬這些難洗的東西直接沾污了細緻的床品,榻上放上一塊床尾巾,差不多就跟野餐的時候鋪一張野餐墊一樣的功能。
(下二圖:管家服侍床邊早餐,圖片來自網路圖庫)
不管叫做「管家」還是「高級僕從」,這個詞背後的社會意涵就代表著財力,總是要有點錢的人、好歹也得是上流階層才能用得起。也因此,現在不少五星級飯店或高級度假村,會推出所謂管家服務,來彰顯來客的身家尊貴,並且襯托飯店本身可不是什麼不入流的商務型酒店,「我們可是有留著英國殖民血統的上流飯店呢!」。豪華飯店與管家文化的交互作用下,很多飯店在拍攝客房的形象照片的時候,偶爾會以客人在床上用餐的隱喻當做宣傳---客房餐飲部門的確可以把餐點送到房間裡來啦,但是我們沒事才不會想要在床上吃飯啊!下面那兩張照片看起來就很不合常理啊(但是偏偏大家都很習慣看到這樣的形象出現在豪華飯店的宣傳照,正是因為我既然有能力去住這樣的豪華飯店,我就是愛怎樣耍賴就怎樣耍賴,身邊彷彿有個管家,老娘就是想要舒舒服服地癱瘓在我的房間裡,怎樣?)
(下二圖:麗池卡登和瑞吉酒店的客房形象照片)
話說賽咪找到的這兩張圖片都沒有放上床尾巾或床罩.......天啊,這樣的宣傳照就差臨門一腳就可以有「有錢闊佬」的感覺了.........我們來對比一下下圖影集「花邊教主」的雙美床上用餐圖:
如果你沒看過「花邊教主」的話,這是齣一群美國富豪的任性富二代勾心鬥角的現代宮鬥劇,也是賽咪的愛劇之一。照片中兩位女角都是住在紐約上城區超有錢的富豪閨女---這樣起床是不是才有那種豪奢的感覺?有沒有那條床尾巾高下立判。
床尾巾反正是一塊布料,棉被不夠蓋的時候可以拿來保暖吧?
有人說床尾巾可以保暖用.............這種說法不見得正確,因為保不保暖要視床尾巾的材質而定。床尾巾的材質不一而足,棉、麻、羊毛、皮草、聚酯纖維等等都有,想像一下如果你就是上圖兩位女主角其中之一,起床想要賴在床上工作,或是在床上吃個早餐,能夠躲在一張羊毛製的床尾巾裡有多保暖了。的確,床尾巾是可以保暖的,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飯店裡常看到的床尾巾的大小(請參考最上面我實拍的照片)大概就是50公分寬,如果真的要拿那條床尾巾來保暖........我想只能暖腳踝以下吧?
(下二圖:材質好的床尾巾的確可以拿來作為保暖用途)
飯店的床尾巾都不夠大條,真的要能蓋好蓋滿好歹要這種尺寸的才夠:
另外,我們回到床尾巾的英文名字:「Bed throw」或「foot throw」,這兩個名詞指的是同一個東西,而且都有個字叫做「throw」,也就是「丟」。就連「鋪床尾巾」的這個動詞也是用「throw」---英文的表達不是鋪,而是丟,例如:The housemaid throws a piece of bed throw to the bed when its make-up is done.(房務員在整床完畢後將一塊床尾巾鋪好)---如果這塊床尾巾的材質不夠柔軟,我想是throw不起來的。
(下圖:飯店的床尾巾硬到丟起來應該會變成阿拉丁的魔毯)
下面幾張是現在比較流行的「丟」床尾巾的感覺,這些可不是亂丟,而是故意營造出一種隨便但是其實是精心安排的隨性感:
相比之下,飯店的床尾巾材質根本都「throw」不起來,如果各位曾經摸過飯店床尾巾的材質的話,應該都知道那一塊布都硬硬的;既然材質太硬、尺寸又不夠大,那麼那塊布被拿來保暖的可能性也不太高。
床尾巾可以固定棉被,這樣棉被就不會跑掉了?
床尾巾可以固定棉被,讓睡姿不佳的人不至於滾到床底下去,這我認為也滿不合邏輯的。小小的這條布要說多能夠固定棉被,這我可不相信。如果真的要能固定棉被,那麼這條床尾巾的兩端也應該要塞到床墊底下去吧?但是顯然並沒有。事實上,目前五星級飯店的床尾巾(如果他們有放),其長度大概都是與棉被自然下垂之後同長,有一些甚至還短一點(省錢)。如果床尾巾太短,拉力或重力要能夠強到能固定棉被不要跑來跑去是不可能的---要想靠一條了不起50~70公分寬的床尾巾就想要固定整張棉被?除非床尾巾長度足夠繞床的周長一圈咧,又不是安全帶拜託~~~
不過睡飯店的床基本上很難滾到地上去,原因不在於床尾巾,而是房務員在整理床鋪的折法。通常棉被會在床尾的部分塞進床底下並拉直拉撐,這種固定方法就很安全了,難道你不覺得沒有床尾巾的床你也很難把棉被拉開嗎?
真的要說能夠把棉被,甚至是整套床組固定住,那至少也需要床罩才辦得到。
如果你真的睡覺很不安分,那麼你需要的不是塞得很緊的棉被、不是床罩、更不是無三小路用的床尾巾,而是.....
現在要能夠看到床罩的飯店越來越少了,我下面羅列了幾家也是我親自有碰過的,也是親身經歷喔:
(下圖:義大利維洛那學院酒店)
(下圖:英國巴斯的Saco Bath Hotel)
(下圖:義大利佛羅倫斯領主廣場旁的民宿)
(下圖:義大利羅馬位的民宿)
退了流行的床罩與開夜床有什麼關係?
其實早期的飯店滿常碰到床罩的,這可能是那個年代的流行。而床罩還有另一種對於飯店房務員比較實在的功能:床單的四個邊和角可以不用完美折成直角、棉被也不用拉撐,因為這兩樣稍微沒弄好就明顯的很難看的項目可以直接被床罩蓋住眼不見為淨,這難道還不令人開心嗎?而且房務員也不用三不五時去「抖灰塵」了。(你可能不知道,如果房間一陣子沒有人入住,那麼房務員還是必須固定排時間進去擦塵,還要把棉被拉起來抖塵的,飯店客房的落塵量其實很大!)當然,相對於飯店的房務員的輕鬆而言,如果床罩底下的床品藏有毛髮或是洗滌不確實的髒污,花錢來入住的客人其實也很難發現,這是我比較不喜歡的一點。這也或許導致了床罩漸漸在飯店市場中被淘汰,因為現在的顧客都跟賽咪一樣越來越刁鑽,開門進房看到床竟然被床罩套著,就覺得一定是房務太懶,所以漸漸消失了。
因為床罩很大、很重,如果不拿開真的很難讓住宿者鑽進被窩裡,而且要折起來也還是很佔空間,所以星級飯店都會主動提供一種叫做「開夜床」,也就是「Turn Down」的服務。開什麼床?把什麼東西「Turn down」?翻遍教科書也不一定知道,教科書只會說這是一個「把棉被翻下來讓客人容易躺進去的工作」---老實說,所謂「把棉被翻下來」就是那一床既厚且重的「床罩」(才不是棉被)了。在過去的年代,房務部還會配置一個「開床員」的角色,他們主要的工作就是在傍晚的時候偷偷溜進你的房間(或者是你打電話叫他來)幫你「開夜床」,畢竟要把這個重歪歪的東西從床上撤下讓你比較好鑽到棉被裡,還要把它收納好可不是個簡單的功夫;開床員通常還會順手幫你收個垃圾、換一份毛巾,細心一點的可能還會在你的床頭放顆巧克力,祝福你晚上有個好眠。
就是因為床罩已經快要消失在這個市場上了,所以現在很多年輕櫃檯員也會問我「開夜床」到底在幹嘛?就是去把棉被翻一角下來然後順便收一下垃圾嗎?也的確,當床罩被以比較輕薄短小(省錢)的床尾巾取代之後,「開夜床」變成只要把這個床尾巾給收好---拜託,這條床尾巾壓在身上又不重,客人自己拉掉它不就好了?這就是原因。所以現在飯店裡也比較少有「開床員」這個編制了;甚至,有些客人也不太明白為什麼還需要開床(如果這個飯店很雞婆地提供的話),還會引來一陣客訴咧~
開夜床這件事也多少與管家文化有點關聯,畢竟舊時代的管家們是會服侍主子就寢、給主子在將睡不睡的階段唸一段當天的報紙,或是給上一碗熱牛奶暖胃的。這些行為後來被飯店儀式化,有些就演變成一些比較現代版的夜床服務了:
(下圖:大阪瑞吉酒店的開夜床服務,其中會在床頭放上一張隔日天氣預報的小卡。)
(下圖:清邁的Akyra Monor Hotel的開夜床:把棉被打開一角、在床邊放上踩腳墊和拖鞋,床上放上隔天早上room service的早餐菜牌---如果你也想在床上吃早餐的話)
(下圖:曼谷瑞吉酒店的開夜床服務,除了標準的礦泉水之外,居然還送上新鮮的餅乾和一壺茶......聽說有很多人睡前喝茶會睡不著,所以這個開夜床的床邊小點心有點畫蛇添足)
總結,所以床尾巾是用來幹嘛的?
1. 裝飾,飯店的床尾巾只(能)是用來裝飾,所以越來越多飯店為了省錢就把這塊布給省掉了。
2. 或多或少可以讓床鋪保持清潔,但是絕對不是因為腳很髒。
3. 保暖,前提是飯店給你的床尾巾夠大張,至少也得有飛機上提供的毛毯那麼大張才夠。
4. 床尾巾很髒,如果你覺得棉被不太夠蓋,可以跟房務員再多要一床棉被或一床毛毯,但是不要拿床尾巾當作額外的一床棉被,因為床尾巾很少在洗......嗯......兩個月一次吧?如果真的有人把網路謠言當真,把床尾巾拿來墊腳,或是.......你不會想拿它蓋在身上的。
5. 如果有房務員來開夜床,但是其實只幫你把床尾巾收納起來,收走垃圾,這種開夜床服務不叫做精彩,因為這只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打掃,你大可以不用特地為了這個給小費。